1)第四百四十二章:辣条量产_重生:回到1991当首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辣条这玩意儿后世人都知道,满大街都是!

  而这种神奇的产品的味道和形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,没有人规定辣条就只能是一种形状,一个味道。

  辣条的品种繁多,基本上每个地区的辣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味,其实这种产品能不能让人接受,还是要看宣传的力度。

  此外还有产品的包装和定位,看这些东西是不是对顾客都足够的吸引力。

  在这些因素里面,宣传最重要。

  恰恰现在的食品加工厂只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,去哪儿找那么多的宣传人员,就算是现在开始招人,时间上也来不及啊!

  所以李毅只能无奈的亲自行使一下宣传部门的职责了,为新产品打广告。

  目前包装袋已经设计完成了,按照李毅的要求,包装袋使用全封闭的材料。

  并且包装袋本身的材质已经是达到了食品级,至于其他的问题,例如图案、注册商标,生产批号之类的还在审批当中,不出意外的话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出现结果了。

  按照常理来看的话,辣条车间还有几天就能火力全开投入使用了。

  但是李毅的目的是要最后调整一下辣条的口味,至于这些已经生产出来的辣条,也并没有浪费,而是送到了镇子上。

  陈如清亲自去辣条制作车间看了一眼,对李毅的大手笔十分感叹:“也就是你李老板能这么有钱了,只是制作一种小食品而已,竟然搞出来了这么大的阵仗!”

  李毅当时笑着说道:“镇长说笑了,我就是个单纯的生意人,以前穷怕了,但凡是抓到任何商机,那都是不想错过的,错过了可就成为遗憾了!”

  “靠山村的村民们愿意相信我,那我就带着他们致富嘛,这有什么的!”

  陈如清之前对商人这两个字的看法是中规中矩的,商界目前的风向变化的太快,今天谁谁谁做了皮革厂挣了大钱,明天后天就会有人站出来效仿,追名逐利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的现象,其实归根结底来说,都是为了赚钱而已。

  但是有像王高华这样的人,出钱给家乡修路,给年轻企业家们开放投资基金,这些都是为了后辈们在铺路。

  别看陈如清足不出户,但是对现在的商界形式还是有些了解的。

  这一点就要归功于陈如清正在上大学的孩子了,两人打电话的时候,免不了要谈论一下当前国内的形势发展。

  得知李毅和自己儿子嘴里经常说的那个王高华有所关系之后,陈如清对李毅的关注就更多了,看到了李毅的行事作风,和王高华有很多的相似之处,陈如清对王高华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。

  现在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有多挣钱?根本就想象不到,但是李毅却是能有勇气站出来开一个正式的工厂,一方面是李毅本身的自信,而另一方面,其实就是李毅本身的不服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ei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